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,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首发生态公司”)作为首都“绿色高速”的践行者,对生态公路建设深入思考的同时,积极探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之道。在7月10日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,公司应论坛主席的邀请,以生态文明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,参与了“2014年年会自然保护与美丽中国梦论坛”,阐述了公司对于生态公路建设的观点,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同行的一致认可,为公司向生态转型升级,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迈进一步。
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,生态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,会穿越农田,山林、河湖、湿地,最大限度的减少耕地占用,保护并恢复植被,是生态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。目前,全国公路里程已达370万公里,230万公里已实现绿化,占62%。其中,国道绿化率占91%,省道占87%,县级以下占57%,可宜林路段基本实现了绿化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,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些新概念,如生态公路、低碳高速,也研究出了很多新技术和成果,围绕农田、水环境、湿地、路域植物保护及植被恢复、动物通道建设等也涌现出了一批好的案例。首发生态公司基于原有的高速绿化基础上,不断向路域生态建设与修复努力。
首发生态公司与北京林业大学等多家单位,对裸露坡面植被恢复进行了深入研究,形成了裸露坡面植被恢复综合技术,该项研究于2005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。2009年,公司中标京承三期绿化工程。此项工程全长62.7公里,约300多个坡面,岩体绿化面积达58万平方米。在建设过程中,公司与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一起对京承三期绿化工程的植物选择、种子配比、坡体固定、基质控制、喷灌技术等方面再次结合实际深入研究,将岩体喷播技术充分运用到了实际工程中,创造了北方地区第一个大面积的岩体喷播工程,此项工程也先后荣获北京市2010年度优质工程奖、创新奖,2013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“优秀园林工程奖”银奖。
打造生态公路不仅要关注前期的建设,还要注重后期养护。在工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后,首发生态公司在养护管理中实施精细化养护,根据坡面植被状况采取分级养护,通过补种穴栽苗、湿喷和点播苗,在碎落台、桥区、中央隔离带等地方增加彩叶树种,空地点缀当地野花等措施,提高了单位面积内木本植物的数量,丰富了植物种类,使京承三期高速沿线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更加协调,进一步提升了景观效果。同时,公司继续对岩体边坡修复技术进行深入探索,开展了“京承三期岩体绿化养护技术”的专题研究,撰写了“北京市岩石坡面绿化养护技术指南”。2012年,由首发生态公司董事长王英宇主持完成的《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绿化养护技术研究》,获得了北京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。
2013年,公司总结多年来对高速公路边坡绿化、实践技术研究所积累的经验,作为主编单位编制了北京市地方标准《高速公路边坡绿化设计、施工及养护技术规范》,为规范北京市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工程设计、施工及养护技术,提高边坡生态修复水平提供了依据。此项规范的推广,也必将对生态修复相关领域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除了植被修复,首发生态公司对生态公路建设的思考在水土资源保护、路域植物保护等方面也在不断摸索。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,公司董事长王英宇提出,规划设计上,生态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,倡导植被保护与土工防护相结合。他提到,通过采取避让及改路基为桥梁、合理利用隧道弃渣、做好表土的充分利用等措施,来加强对土地的保护,采用“渗、滞、储、用、排”五字理念及浅碟型生态边沟等方式,做好生态交通的路域水环境保护。针对路域植物保护与植被修复的植物选择、配置及主要工法,他主张以乡土灌木种为主,建立目标群落。提倡采用先锋树种,减少草本植物的用量,控制喷播厚度,不过度设计。依坡质、坡率、坡向,采用客土喷播,厚层基材喷播、生态棒(生态垫)、生态袋、植生袋(带)、鑫三角等不同技术,对开挖后的山体、隧道口进行植被修复。在修复中,要减少人为痕迹,最大程度的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修复。对公路建设过程中动物保护方面,王英宇董事长讲到,可以通过合理选取桥隧方案和动物通道、控制高低路基填挖高度、做好路基保护和排水、合理设置取弃土场、优化交通设施等,减少对动物的影响。
目前,首发生态公司在生态公路建设中,从设计、施工、养护等方面都融入了维护生态、营造和谐景观的理念,在雨水收集、生态基质土制作等领域也进行了研究实践,并且与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产、学、研、用战略合作关系,将在土壤修复、矿山修复、荒漠治理、雨洪利用及绿地废弃物再利用等方面共同开展科技攻关。
“依山傍水,随弯就势,虽由人造,宛若天开”,这是首发生态公司对生态公路建设的认识,也是首发生态公司在生态公路、美丽交通建设中始终坚持的原则。首发生态人在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,将在生态公路建设的基础上,进一步拓宽生态产业,以科技为支撑,还原生态美景;以精湛的品质,创造自然之美;用生态之手,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合共生。